• ky开元集团



  • 新闻资讯

    news

    公司新闻

    Company news
    2019-09-29

    化工企业夏季生产安全五防

    夏季天气炎热,雷电 、暴雨、台风等季节性不安全因素增多 ,是化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 、易发期 。化工企业应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,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,防患于未然。

    ☆防火灾爆炸

    在气温高 、雨水多的夏季 ,一些化学物质受热受潮后 ,易发生分解变化,产生热量或释放可燃、助燃气体,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。火灾爆炸事故危害较大,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。

    1.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严格执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。

    2.严格动火管理,实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 ,做好现场监护工作 。

    3.定期组织检查 ,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查 ,及时消除隐患 。

    4.员工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,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,不可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域。

    5.确保消防和防爆设施完好可用,不可堵塞消防通道,不可随意改动、挪用消防或防爆设施 。

    6.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 ,明确驾驶员、押运员的安全职责,严禁违章作业。

    7.加强压力容器防火防爆管理,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控 ,科学记录设备运行数据,及时分析并解决异常情况 。

    8.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。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,企业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人员撤离。

    ☆防雷击

    夏季多雷雨,化工企业防雷击压力较大。化工企业一般建在海边或靠近江河的地区,这些地区落雷频率较高,化工企业有不少高大的生产装置 ,周围空旷,雷击风险大。

    1.化工生产现场的设备和管道均应进行接地处理。金属管道出入口、管道平行或交叉处、管道各连接处,应用导线跨接并使之接地 。

    2.一些储罐在雷雨季节易遭雷击 ,应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。企业应组织人员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 ,确保防雷装置完好可用 。

    3.储罐的安全阀、排空口等部位是防雷击重点。企业应做到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,及时消除隐患。

    4.雷电产生的对地电压或二次反击放电,可能对人体造成电击。企业应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,促使作业人员掌握一定的防雷知识,严格按照规程作业。

    5.雷电活动时,作业人员不要在外逗留 ,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内躲避 。在室内还要注意防范雷电侵入波的威胁,应远离开关线、动力线 、广播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等。

    ☆防超温超压

   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、高压、易燃 、易爆等属性 ,不少大型高危装置和管网安置在室外。夏季日照时间长,阳光的暴晒可导致容器和管线内易燃易爆物品分解、气化、发热、膨胀加速,内部压力加大。如不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,装置可能爆裂,严重时可引发爆炸事故。

    1.企业应对锅炉 、压力容器的安全设施进行经常检查 ,安全阀 、压力表、减压阀、液位计、温度计、快速切断阀、喷淋设施等必须保持完好,且100%投用 。

    2.常压储罐的储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,严禁超装 。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非敞开的桶、罐 ,不能装满,要留有10%~15%的空隙,避免盛装的易燃液体因受热膨胀而引起容器爆裂。

    3.对压力容器,应平稳操作 。加热或冷却都应缓慢进行 ,避免压力大幅波动 。对停用的设备管线,要做好泄压和吹扫工作 。

    4.对易超温超压设备,如压缩机、电气设备等,应实施轮换工作制度或暂停作业等措施 。

    5.企业应随时掌握放空、泄压系统的完好情况,对可能存在泄漏点的区域进行检查,对高空放空点及可能出现的泄漏点进行重点监控。

    6.主控室 、仪表室、电气设备操作间的室内温度、通风情况应控制在正常状态。

    7.企业应强化工艺管理 ,及时调整工艺指标 ,严禁超温 、超压 、超负荷生产。

    8.操作人员对换热设备工况 、冷却水的运行情况以及温度、液位、压力的非正常变化等要密切关注,加大巡检力度。

    ☆防泄漏

   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复杂 ,设备管道种类和数量多,违规操作、使用不当、设备失效等情况可造成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物质泄漏。泄漏是引发化工企业火灾、爆炸、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。

    1.化工企业应配备监测仪器 、培训监测人员 ,编制泄漏检测与维修计划,通过预防性、周期性的检测,发现早期泄漏并及时处理。

    2.新建和改扩建装置的管道、法兰 、垫片、紧固件选型 ,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。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。

    3.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,要按安全控制要求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、紧急停车系统 、可燃及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等 。

    4.企业要根据逸散性泄漏检测的有关标准、规范,定期对易发生逸散性泄漏的部位(如管道、设备、机泵等密封点)进行检测。对发生泄漏的设备 ,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。

    5.作业人员要严格按规程操作,避免工艺参数大波动。装置开车过程中,对高温设备要严格按升温曲线要求控制升温速度,按操作规程要求对法兰、封头等部件的螺栓进行逐级热紧;对低温设备要控制降温速度,对法兰、封头等部件的螺栓进行逐级冷紧。要加强开停车和设备检修过程中泄漏检测监控工作。

    6.新员工接受泄漏管理培训后方能上岗。工艺、设备发生变更时 ,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。

    ☆防中毒

    化工企业的生产原料大多具有毒性或腐蚀性 ,人体接触有毒物质或吸入挥发性气体后,可导致中毒 、肌体损伤等。尤其是在夏季,有毒有害物质挥发速度加快,气体扩散速度加快 ,人们衣着单薄,易出汗,有毒有害物质还可能通过毛孔进入人体,造成中毒。

    1.企业应向员工告知各类化学物质的性质、危害及应急处置方法,在作业现场设置提示牌。

    2.合理使用各类通风、净化设施 ,降低作业现场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,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,保证浓度在国家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内。

    3.企业应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,为员工配备个人防护用品。员工进入作业区域时,要戴防毒口罩 、防护手套、防护眼镜等 。

    4.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,值班人员和工段长应加强巡检。

    5.凡需进入塔(罐)等容器内的,作业人员必须办理作业证,作业场所的氧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经检测合格后,方可进行作业。

    6.装卸物料时,应注意温度变化 ,不要在温度较高、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装卸,人员应站在上风口装卸 ,防止中毒 。

    7.当有毒有害物质溅到身上时 ,作业人员应立即处理,并换上干净的衣服,严重时应到医院接受治疗。

    8.对于急性中毒者,应将其移至通风处,除去受污染的衣服、鞋、袜等,彻底清洗其眼 、耳 、皮肤等受污染处,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。

    上一篇:你应该知道的八个法律小常识

    下一篇:石油工业开放合作带来的启示与思考

    recommend新闻推荐


  • XML地图